在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中,往往存在施工企业低价中标,随后再通过中介高价变更的情况,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滋生腐败,针对这一情况,上虞区纪委提出了查假保底线、查漏保公平的“双查双保”制度,倒逼中介规范化;让政府投资项目“阳光化”。
在上虞区下管镇新庄村,区纪委常委姚勇坚正在实地查看前洞湾造地工程,对该工程变更率超过120%的情况进行调查。据查,该工程预算造价10万多元,后因变更,实际造价达到了20多万元,这个项目在今年一季度中,成为了上虞村级建设工程变更率最高的项目。
上虞区下管镇新庄村支部书记沈仲照:“搞设计时候由于观念比较淡薄,工程上邀请了‘土’专家进行设计,后来在施工过程中达不到国土部门的要求,所以进行了追加,造成现在变更率比投标金额大幅度增加。”
上虞区纪委常委姚勇坚:“根据核查情况,我们一方面在全区作了通报,另一方面我们责令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村级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,加强管理,规范设计,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。”
该项目由于没有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,造成了较大的变更。针对这些现象,上虞区纪委采取“一问题一整改”,“一案例一通报”的形式,加大对无中介机构和不良中介的监管。在一次专项督查中,纪检监察人员发现一家中介公司对项目预算编制不准确,导致工程变更率达到了108.7%,纪委对这家公司负责人进行谈话,并在全区通报。
浙江天平项目咨询有限公司顾惠娣:“对我们时刻是一种提醒,以前我们做项目时,比如做小额的预算,我们是还被要求去现场的,但现在可不一样了,哪怕是五六万的工程,不管工程大小,我们都要去现场。”
从设计到变更,再到审计,围绕着三大圆圈,从项目立项,方案设计等,一直到施工财务决算、考核,一张双查双保示意图将政府项目运转的全过程,近20道环节,标识的清清楚楚,这张图已经成为上虞加强中介监管的操作指南。
上虞区纪委副书记李坚锋:“项目的设计、变更、审计,是我们加强对政府资金监管的三个重点,而项目变更是我们监管的重中之重。”
大量设计变更造成财政资金支出口子增大,浪费现象严重。为遏制工程设计无序变更的乱象,上虞区制定了规范政府项目设计变更监督意见,明确要求对政府投资项目在1000万元以内、设计变更总额超过合同价10%的项目;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、设计变更超过合同价8%的项目;其他项目设计变更出现异常的,由区监察局会同相关单位进行调查。通过建章立制,一批项目变更被抓了现行,并在全区通报,收到了较好的震慑效果。2012年来,上虞区通过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村级工程的变更监督,已累计节约资金4亿元。同时,也明确规定村级工程变更率不得超过20%,超过规定将取消该项目获得的财政补助资格,暂停该村下一年度所有项目立项,并要求财政无补助、社会无赞助、村级无实力的“三无”工程不得上马。2013年规定推出后,村级工程变更率比上一年下降11.7个百分点,因项目变更引发的信访量也大幅减少。
为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市场竞争秩序,上虞区纪委还建立了“双查双保”中介网络监管平台。借助这一平台,所有服务于政府资金、资产、资源管理的中介机构,均被纳入到电子网络监管之下。
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科钦:“这个网站启动以后,中介机构的企业名称、经营地址、联络方式以及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,作为我们备案管理的信息都将上网,这个方法打破以往中介信息不透明的状况。”
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网管科科长汪江其:“我们这个网络监管平台主要发挥公开、互动、监管三大作用。一些大的知名中介机构也在网上搜寻这些信息,如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等2家大型(全国)十强中介机构也落户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。”
上虞区区委常委、纪委书记王永明:“我们要按照‘三转’的要求,回归职能,做强主业,办好案子,搞好预防,通过中介的阳光监管,真正达到‘减少浪费,减少信访,保护干事’的最终目的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2014年6月22日《绍兴新闻联播》